中央政府门户网 | 陕西省政府门户网 | 延安市政府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 走进宜川 | 信息公开 | 网上办事 | 壶口旅游 | 招商引资 | 宜川果业 | 互动交流 
     
欢迎访问宜川县政府网!
监督保障机制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监督保障机制>>正文
宜川县创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工作方案
2014-09-22 16:22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扎实推进我县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和水平,根据延安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延安市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区)实施方案》(延市卫发〔2014〕34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创建目的


  以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促进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增强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二、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活动,优化、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卫生应急快速有效应对能力,逐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卫生应急工作格局,力争2015年底达到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建设标准。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4月)


  1、成立“宜川县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全县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启动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结合示范县区考评标准,组织举办卫生应急工作培训班,按照《宜川县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考核标准及责任分解》(附件)传达创建任务。


  2、做好前期其他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


  1、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配备人员及物资,明确职责,落实措施,扎实有序开展创建工作。


  2、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活动,根据检查结果整改相关问题,推动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三)自查阶段(2015年3月至4月日前)


  1、对照创建标准组织进行自查,力争一票否决七项指标分值达标,确保核心二十项分值达标,争取备选指标分值不丢。


  2、对自查发现的不足,进行限期整改弥补,确保顺利接受验收。


  (四)申报阶段(2014年5月1日至5月底月底)


  1、 创建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活动领导小组对创建示范工作进行自查评估,并将自查结果上报市卫生局提出创建计划和申请。


  2、迎接市卫生局组织初审。


  四、创建内容


  (一)组织体系


  一是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政府将卫生应急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责任书;二是制定各类卫生应急技术方案,各级医疗单位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工作方案;三是对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其每年的执行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估,确保预案内容能够科学有效地实施到位。


  (二)指挥协调


  在县应急办的领导下,卫生局与教育局、公安局、林业、水务、农业局等成员单位建立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共享信息资源、视频会商等联动机制。


  (三)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工作体系


  一是成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组,建立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二是成立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明确职责,开展工作;三是各乡镇及相关成员单位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全力配合、相互支持,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科学、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置。


  (四)完善卫生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


  一是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设立专门的卫生应急办公科室,具体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处理等各项实质性工作;二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及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并有效开展监测工作;三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开展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信息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报告完整率、事件评估率达到100%,每月至少汇总分析1次数据;四是要做好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症状的主动监测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学校的卫生应急工作。


  (五)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县政府将卫生应急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处置经费。


  一是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由卫生局统一组建的卫生应急管理、专家、专业应急(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队)三支队伍;二是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卫生专业队伍、社会公众的卫生应急培训,着重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组织卫生应急演练,疾控中心每年要组织至少1次的卫生应急实战演练,县医院要组织一次医疗紧急救治演练;四是做好卫生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工作,各类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须有关要求调拨到位,根据满足需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做到专人负责,严格管理,调用有序,调配得当。


  (六)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局组织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确认,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向县政府和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县政府能迅速启动或配合上级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医疗机构能及时高效承担病人现场救治、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有效开展事件相关病例上报工作;县疾控中心能按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卫生监督所能及时开展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电视台能利用大众媒体及时发布经授权的应急处置相关信息,有效开展面向公众的风险沟通。


  重大活动开展前,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要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提出排查治理意见和干预措施,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保障预案和工作方案。重大活动期间,县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能相互配合,有效完成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等工作,保障措施得力、效果良好。


  (七)积极落实社会动员与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疾控中心要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年度宣传计划;二是广播电视台要正面报道卫生应急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三是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卫生应急工作,动员社区、学校及事企业单位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科普教育;四是对社会群众进行卫生应急知识健康教育,使城乡社区居民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并具备有一定的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八)总结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结束后,卫生局能对卫生应急准备与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危害及处置救援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按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辖区内恢复重建工作的卫生学评估及卫生系统内的恢复重建工作。


  五、组织管理


  为了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成立“宜川县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强永学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白宗奇  县政府办主任


  赵文胜  县卫生局局长


  成  员:张文光  县公安局局长


  陈锁山  县财政局局长


  冯建评  县经发局局长


  曹红星  县教育局局长


  马彦军  县国土局局长


  李东林  县林业局局长


  白文平  县水务局局长


  赵社龙  县农业局局长


  吴大庆  县城建局局长


  师晓林  县食药监管局局长


  王文龙  县工商局局长


  王文革  县质监局局长


  刘东晓  县交警队队长


  黑延宜  县应急办主任


  贾俊儒  县消防大队队长


  王  宏  县编制办督察员


  张  锋  县疾控中心主任


  孟春林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王晓凡  县医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卫生局,赵文胜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李金祥副局长、张锋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并推进全县卫生应急创建工作。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是加强和推动基层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的抓手。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增强做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认真履行相关职责,落实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


  (二)综合协调,突出重点。按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完善措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与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严格标准,注重成效。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案及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协调、预案体系、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各项卫生应急工作,全面提升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四)规范管理,加强引导。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重点解决制约卫生应急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及时宣传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好经验,力争多出好典型,推动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bet365网球比赛比分  承办单位:bet365网球比赛比分办公室 宜川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1- 4625318 网站标识码:6106300016
陕ICP备12005674号  陕公网安备61063002000114号
地址:陕西省宜川县县行政中心1号楼1124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