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之初,由于四支队伍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工作开展中思想认识不一致,工作标准不一致,大家各自为政,各干各的,且普遍存在一难两怕现象,即脱贫攻坚开展难,扑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一怕扶持贫困户其它群众意见大,社会不稳定,二怕担责任,总觉得包扶贫困户是包戸领导的事自己不用管,加之动力不足,软弱涣散,合力难以凝聚,工作推动迟缓。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如何拧成一股绳,如何发挥兵团作用,是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据《宜川县四支队伍考核管理办法》,通过综合分析,深入研判,适时提出了以“教育+培训、分工+责任、结对+督促、考评+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四加模式,并付诸实践,从严推行,使昔日的散兵成为正规军,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在脱贫攻坚阵地上展示出战友情,产生出战斗力。苦抓实干,合力攻坚,有力书写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主题,奏响了小康路上的生动乐章。
一、教育+培训,凝聚思想合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围绕四课抓认识,即上好一堂政治理论课、一堂精准扶贫政策培训课、一堂群众意见建议反馈课、一堂扶贫工作心得交流课,坚持四支队伍成员人人上讲台,讲党课,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领会中凝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村情、民情、贫情的认识,多方论证,反复讨论,提出了“三个三(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并举,医疗、教育、保险三线保障,住房、饮水、道路三项改善)”的脱贫攻坚思路,形成了认识统一、目标统一、导向统一。
二、分工+责任,凝聚行动合力。坚持任务定到人,责任夯到人,将档案资料、政策宣传、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等8大项16类任务直接明细,列出清单,根据人员特长优势,精准分工,对号入座,做到任务、人员、责任、措施、成效五明确,五到位。
三、结对+督促,凝聚帮扶合力。在督促落实包戸领导帮扶工作的同时,重点实施二轮帮扶工程,针对全村贫困户数,按照四支队伍成员二次结对帮扶,包括政策宣传、代办服务事项、联系务工等,普遍提升帮扶质量和效果。
四、考核+奖惩,凝聚落实合力。建立起四支队伍请销假管理办法、单项工作通报绩效挂钩制度、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等系列制度,坚持一周检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对业绩突出的直接上报组织部门给予表彰,对具备责任追究的直接上报纪检部门,以高压态势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